2017年3月18日 星期六

行業出事未必壞事

 來源: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5/06/blog-post_9.html 

可能大家在報章上都會知道工程界近年不斷出事,高鐵事件工程延誤事件,然後每條興建中的鐵路都陸續傳出有機會延誤的新聞。這些延誤工程的後果可謂不簡單,市民不能如期享受新鐵路之餘,更會有數以十億元計的損失,亦有可能有高官或公司高層下台,行走江湖幾十年,一舖清袋,實在人人都不想見到如此景象。




工程界的重要性其實不簡單,單看基建項目,近年多條鐵路,由08年開始設計,包括高鐵、西港島線、南港島線、沙中線、觀塘延線等,加起來資金過千億,加上非基建項目,例如發展商的工程,數字龐大。而更重要一點,是工程可養活的人口是很大量的,更是每個階層也有,其地位不容忽視。

很可惜,感覺上工程界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例如在多個專業之中,大家看似會較敬重醫生、律師、會計師、飛機師等,但工程師就好像始終差一點,連本行的工程師大多都沒有其他專業般看得起自己,總認為做工程師,「餓不死、但又發不起」,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之感。

還記得一個小故事,有工程師曾經話接觸過某地產商老闆,新少爺上場之後,很快就關掉家族生意公司中的工程部,主因是他看了整盤數字,工程發展每年只賺幾千萬元,不如請幾位投資專家替他炒賣,要賺幾千萬容易得很。公司員工多就問題多,養這麼多人做什麼呢?老闆有這樣的思維,實在非社會之福。當然,不少人會話社會責任之類,但現實就是這樣,工程界不被重視。

今天香港的大型工程接連出事,又延誤,又加錢,加完錢,高層下馬,一次出事之後又出事,又再追加款項,動不動過百億。在這樣的情況下,公眾開始關心工程界了,是人手問題嗎?缺乏人才嗎?其實,在工程界行內一直都知道這個問題,尤其是政府自03沙士之後沒有請工程師及測量師,工程界人工一直被壓低,就算人手不足都沒有得到高薪。很簡單,政府不要工程師,工程師要面對的是發展商,在商言商,想拉高薪酬難度甚高。

近年,多項大型基建工程上馬,政府又出手請公務員,多家工程大行才發現工程師的人工跟政府公價差一大截,這才算是把薪金抽高了一點,再加上澳門賭場出高薪請人,過澳門的同事動不動加薪一倍,十分和味。在這樣的環境,再看看新聞,發現鐵路及道路工程連番出事,其實身為工程師,心中有一點怨屈氣好像終於得到抒發似的,早早話這個界別有問題。

工作多年,加上不少閱讀,早知道人工乃看社會供求,如果人手過盛,行業內又反映不出大問題,行內的薪酬想高都難。請記住,老闆給你的人工,不是你的工作表現,而是市價,衡量過這個人工能否留住你,或你走了是否容易找替代人。所以,千萬不要以為老闆給你很高或很低人工,就反映你能力或辛苦程度之類,完全是看你工種及行業環境。

大家還記得碼頭工人罷工嗎?搞到這麼大件事,其實資方都不太願加薪,原因是這批工人技術不高,容易被替代,資方甚至曾經在罷工期間叫一批地盤工人受訓,受訓不足三天即可上班。殘忍一點講,員工沒有利用價值,薪酬很難上升。

所以,如果還未做到管理層,又未到財務自由,看到自己的行業有問題,人手供求失衡,這未必是壞事。就好像近年工程事件,出事後不少人會大開眼界,驚覺原來工程界如此舉足輕重,一個失誤每每過百億,沒有足夠好代遇去吸引人才,不夠人又會「爆大鑊」,「爆大鑊」之後,一眾立法會及政府高層只懂在旁看看及大叫,因為沒有工程專業知識,可能連問題出在那裡都未有能力搞清楚。因此,「爆大鑊」之後反而開始得到社會目光。在這樣的邏輯之下,行業出事會替打工仔制造不錯機會吧。

可能有人會話工程出了這些問題,今天要全香港人埋單,為何我還說是好事?這不是很自私嗎?這的確有點自私吧,但如果再宏觀一 點看問題,單看這事件,社會金錢的流動是多了的。按社會層面,金錢沒有損失不損失,政府或納稅人的金錢付出了,總會走到其他公司及地方去。工程延期,可能是工程公司賺多了,可能是銀行利息收多了,更可能是工人工作年份拉長了。錢來錢去,不會消失的,政府還是能從多了的經濟活動處收回更多,又或者藏富於民。

行業出事了,大家都不太想看到,但樂觀一點想,其實又不那麼差吧,可能我太樂天,但多點正能量不錯吧。

建造業真係蓬勃 !?

而家四周圍都唱 建造業幾蓬勃.... 
我自己係一個土木工程師 
想係呢度向各位中學生簡介下呢個行業 

毫無疑問 而家建造業真係蓬勃 好唔夠人 

先講解 土木工程畢業生 出路如何: 
1, 進身工程顧問(consultant) - 根據建築師的設計, 設計用料及椿柱大小等 
2, 進身承辦商(contractor) - 根據設計負責建造 
3, 進身其他行業 

而家建造業真係好蓬勃,好唔夠人, 注意, 係建造 
十大基建 - 大部分已經上馬, 代表設計已經完成 
上述句子,你理解如何? 
沒錯, 設計完成, 沒有新的工作, consultant已經出現人手過盛, 我自己間公司都開始唔請人,自動流失緊... 
(利申,我間公司估計係畢業生排名當中第5,6名的consultant公司) 
因為完成左設計,大部分上左馬,已經開始建造 
建造方面人才當然不足 
不足的只要扎鐵,釘板等技術工人 
由於consultant d人好多而家轉左做contractor, 個餅雖然大,但係要分比好多人食, 最後我地土木工程師冇受蓬勃受惠 
再加上而家ive,同city每年仲出多2xx~3xx個degree 畢業生, (以前只有hku,ust,poly 提供一年400個畢業生) 
前途可見...人手多到... 

再由於各議員及政府吹促...3,4年間要建成 
當十大基建完成後...再有十大基建嗎? 
可能有,但暫時未有... 

而家政府係咁叫人加入建造業,目標人數去到60,70萬,十大基建完成後,後果係點? 
到完成左先再推另一個十大基建 

個circle...好似上述咁 
設計1,2年....個1,2年...建造方面既人才停住工先,唔好食飯住 
到上馬先再蓬勃過,你能接受嗎? 

最後...各位今年準備讀土木工程既巴打, 祝君安好, 因為你地畢業個年....應該3至4年後...到時....

真實個案.....



我當日死死地氣....去搵個 Professor 幫我寫 reference letter 去報讀 Master 既時候,當我準備入佢間房之際....我竟然....聽到有哭聲...係一個男人既哭聲....

我在出面偷聽到少少.....跟住個男人出黎...我入去 Professor 間房....言談之後,先知道...果個男人係大我兩年既師兄....剛剛考了 Engine 牌...在一間跨國既顧問公司工作了四年....由於工程不景氣,佢考左 Engine 牌竟然冇位上,局住做番 Assistant Engineer...人工冇得升.....

個 professor 仲講呢個師兄當年以十分優異既成績考入尼個 Engine 課程(唔知個 professor 有冇吹水喇...佢話尼個師兄當年Jupas 剩係揀左三個 choices 係 band A..1. HKU Civil Engineering, 2. MBBS, 3. HKU AC 其他 choices 全部冇填).....亦都以 First Hon 畢業....但最後出黎既....竟然係四年後冇位上、冇得加人工........

而且佢同屆既中學同學...大部份都學有所成 (非 Engine 既同學 )...人工高過佢一截.....真係慘.......估唔到"一子錯"...真係會搞到"滿盆皆落索".......個師兄果陣時應該 27-28 歲喇....想轉行都唔得喇....

所以千祈唔好揀 CIVIL ENGINEERING 呀!

唔好悟人子弟!以為charter左就好惦



依家有學位各類型工程師代遇 + 要駐澳門(土木或建築之類)或大陸(長駐)(電子,機械,製造,工業......),視乎咩工程:

2-3年經驗,只得$12000- 14000 

5年經驗以上大部份還未過$20000,(而我大學一齊畢業, 認識的同學, 還在未轉行繼續做工程的人計算. 畢業後, 頂唔順做工程, 已轉行其他行業既同學, 2-3年經驗後已過$25000以上, 加唔使長駐或返大陸, 返5日工......)

咁既待遇不如做只需中五既工作還好, 起碼唔使交學費, (side)咁多年時間去讀.

但其他學位如會計師或工商管理系代遇, 香港甲級寫字樓工作, 大部份五日工, 唔需要長駐澳門, 或大陸這恐怖地方.....

未畢業已有很多知名大公司(掘)角, 人工自自然然都可叫得高一點
2-3年經驗,已有$18000以上很平常
5年經驗以上已經是$30000更普遍

聽吓依家實際工程慘況, 總好過聽0的講到工程好食香, 引誘0的阿羊還讀工程既人.

---根本依家香港係完全不是發展什麼工程既地方, 特首都講到明香港係一個國際金融中心

---讀工程, 工程裡面的專業知識是隨時可以被一個大陸人取締, 佑平佑底佑專業,加上大陸大學生工程畢業只需3500以上人仔就請到, 還有哪些有點年資既大陸師傅已經可取締你工作, 你做老闆你會點選擇, 叫老闆加一點人工, 如一, 二千. 但這一,二千係可以在大陸請多幾個人, 亦是這原因導致工程師人工同付出不成正比, 停滯不前.

---讀其他專業如會計, 律師, 醫生, 或金融......大陸同香港完全唔同, 大陸人唔會0甘輕易取締到你, 所以人工待遇都唔會太差.

---工程師現大部份可能需要長駐大陸或澳門, 大陸一個隨時可以人間蒸發既地方.....澳門,份人工,身家搵埋都唔夠輸.

長駐大陸要面對坐監式生活, 大陸既治安,醫療,食物......

---工程師大部份返六日工, 至少五日半, 有些還要配合大陸假期放假......

---工作要求是萬能的, 良普, 良英, AutoCAD, Pro/E, Solidwork, Mastercam, MouldFlow, 工程知識.....樣樣要精通, 識少一樣都比老闆或其他部門寸爆"你係大學畢業,工程師0黎架喎"識0禁多野但人工就.....

依家在hk做工程師還有很多近乎十級不平等待遇, 到你想轉科轉行, 你要重新讀過,做過,side學費, 時間 ......直情係無間地獄一樣痛苦.

為左好似幾好聽既"師"字而入來工程這行,你會付出很大代價.

寒冬

香港基建設施已達發達國水平,鐵路綫已非常完備,根本上已沒有多少大型基建項目可立項上馬,加上這十年大量新人入行,在基建投資大幅減少情况下,從業人員有增無減,可見會出現人浮於事,就業狀况不會在數年內得到改善。

你可看到政府在今個財政年度有幾多個項目:

http://www.legco.gov.hk/yr19-20/english/fc/pwsc/papers/pwsc_e.htm

大家又可看看這兩三年施政報告,參考一下政府計劃有甚麽新基建項目,大家可再問問香港龍頭顧問公司手頭有幾多項目正在規劃及設計,最後大家可檢視一下香港的Chartered Engineers 最新數字,大家會發現工程師數字在近年升幅很快,但同時工程投資額在約二年前由頂急速回落,即是說每個工程師攤分的工程投資額正急速滑落。

請清楚看看,香港已不需要多少大型基建投資,這個寒冬可能持續十年以上。
大家先查看梁振英今年施政報告,看看政府會怎樣投資新基建項目,構想一下未來會有幾多金額撥款,我的看法是極不樂觀,未來十年業界都會是僧多粥少的局面,因為政府撥款將會傾斜到社福和醫療方面

基建界係會死足十年

我上司在這個行業已經有三十年經驗。
依我上司之意見,2017 左右會有一個真空期,基建金額會明顯下降。
主要原因係基建較受政治因素影響。
1984-1988 係基建既寒冬期,主因係中英談判。
1988-1997 新機場計劃,英政府在回歸前打造最後的黃金十年。
1997-2006 新特首上任 (董生上任),縮減基建投資。
2007-2017 政府推行十大基建及增加土地供應 (由曾特首提出十大基建計劃,梁特首提出長遠土地供應計劃)
2017 最大變數為 "普選"! 一個政治變數。
所以如果你細心留意下近期推出的大型基建,都趕係 2016-2017 年完成。

同埋機場加西九都係大約1600至1700億,但係 2017 年前會有約 2400-2500 億工程完工.
有一部份從業員可能會被淘汰或減人工.

1. 郵輪碼頭 (預計 2013 年中完工)
2. 西港島線 (預計2014年中完工)
3. 南港島線 (預計 2015 年完工)
4. 高鐵線 (預計 2016 頭完工)
5. 港珠澳橋 (預計 2016 年尾完工)
6. 中環繞道 (預計 2017 頭完工)
7. 屯門及吐露港道路工程 (預計 2017 年完工)
8. 屯門西繞道工程 (預計 2017 年完工)

加埋差唔多成二千幾億工程..2017 年左右前完工 ,到時分分鐘有裁員潮.
個個都吹到香港永遠都會有工程 經濟永遠都好 政府永遠都有錢 :o)

(係 經濟差時 行行都衰 但只係基建界係會死足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