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 星期六

嚴峻的工程界


《巴士的報》盧永雄先生較早前一文寫拉布拉到出血,小妹讀到眼濕濕,相信整個工程業界都感受至深。

        立法會拉布導致工程減少,已明顯令香港整體發展停滯不前。還有大家不易看到,對業界造成災難性的影響,也陸陸續續呈現出來。不得不提是低價搶標,無論顧問公司或承辦商,見到財委會批出的工程愈來愈少,惟有以低價入標,希望搶得工程,即使入標價低到沒甚麼利潤,至少可以維持公司的基本運作,即是吊住鹽水。

        然而,幾年下來,份份合約都不到價,人手不足,同業晚晚做到十一點,有返工冇放鬆,大壓力下捱到生病的例子,屢聽不鮮。

        一個星期內又傳來不幸消息:

        年輕工程師三十多歲,突然被診斷患癌,躺在醫院,情況又急又壞,已不能說話。

        另一人也很年輕就患癌,做過化療,現在醫生卻告訴他,癌細胞擴散了……

        如果不是工作壓力,我不知道是甚麼。

        當大家以為有好多大型工程等着做、工程造價如何高昂,但事實上沒有令本地專業工程師受惠。當中有不少是用作恒常工作、工人薪金、物料、最貴是機械等等,而用在工程顧問研究、設計和監督,事實上只佔整體百分之一至二!更要擔心有一年冇一年,不知明年還批不批到?老實說,地盤紮鐵工人的日薪比任職顧問公司的年輕工程師還要高!辛辛苦苦讀書、考牌,做到死的死、病的病、離職的離職,專業人士青黃不接,着實令人擔憂。

工程師兩控罪罪成囚2月緩刑

旺角朗豪坊前年3月發生電梯事故,接駁4樓至8樓的通天梯突然向後溜,釀成「人疊人」18人受傷嚴重事故。涉事註冊自動梯工程師事後被控兩項罪名,案件經審訊後今於九龍城法院裁定罪成,裁定被告未有徹底檢驗自動梯的主驅動鏈(MDC)及驅動鏈斷裂裝置(BCD)。

被告馬兆麟(68歲),其否認沒有確保自動梯被徹底檢驗罪,但就承認另一罪部分指控,即未有徹底檢驗自動梯的5個安全裝置。今裁定罪成,就兩項罪名判囚兩個月,緩刑12個月,罰款4萬元。

裁判官陳慧敏接納5位控方證人的供詞,認為被告未有徹底檢查主驅動鏈(MDC),例如須轉動主驅動鏈確保檢查整條鏈、亦需要量度鏈長的伸延度;而驅動鏈斷裂裝置(BCD)亦須調鬆或拆下檢查、以及用螺絲批,以測能否觸動微動開關啟動附加制動器。但反覆查看閉路電視,亦未見被告有作以上檢查,根本不可能徹底檢驗電梯。再者,被告在檢查表格檢測的主主驅動鏈長數據不合理,「物理上不可能」。

陳官判刑前表示室內電梯到處可見,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沒有為自動梯作徹底檢驗,無疑是個計時炸彈,威脅公眾安全,非常需要工程師作把關。然而被告只用了22分鐘,為長達42米的長電梯作檢查,遠遠落後標準的檢查時間,直指其檢查「粗疏求其」。再者被告即使未有檢查相關安全設備,仍簽署電梯保養的合格表格,意圖暪天過海,認為需要判處監禁,對電梯行業從業員有所警剔,但接納辯方大律師求情,最終判處緩刑及罰款。

蔡維邦大律師代表被告求情,指是次只是單一事情,被告只因疏忽而犯事。他是由學徒一步一步成為註冊工程師,入行多年,有豐富的實務經驗,或因此與現代檢查方式不同,「慣咗用自己感覺檢查」,從而有所不足,強調被告本來行事謹慎,不認罪亦只因「同徹底檢驗的標準有分歧」。又指被告已交還註冊工程師的牌照,不會再重犯。同時亦向法庭呈上多封求情信,蔡續指被告除了樂善樂施,又肯提攜後輩,今日庭上亦坐滿被告的朋友、同事。

多個大型基建工程將於近期相繼落成,傳聞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二、三判被拖欠一千四百萬元的工程款項,影響傳導下去,部份工人也被拖欠薪金。

  見到這些新聞,很多人的本能反應是香港建築分包制度出了問題,層層拖欠,總承建商拖欠下層的工程款項。固然,香港的建築界,上至發展商,下至部份分判公司,有部份的確臭名遠播,經常有錢也拖着不找數。不過,我與一些工程公司傾談之後,發現除了行業積習之外,更大問題是近年立法會的拉布,已經令到工程界出現爆煲的狀況。

  立法會內的反對派,運用拉布方法,特別是在財委會內,阻延大量工程推出,藉此與政府講數。今年三月,在財委會通過修訂議事規則(即所謂「剪布」規則)前夕,建築業界到立法會外示威抗議,據他們引述的數字,二○一六/二○一七年立法年度,工務小組平均用四小時才能審議一個議程,所需時間是上一屆立法會的三倍多;而獲批金額方面,雖然工務小組通過的工程撥款為一千三百億元,但財委會只通過五百幾億元!

  經過立法會幾年拉布,做前期工作的顧問公司首當其衝,影響一波波地輻射出去,最後反映到建築公司身上。

  立法會拉布導致工程減少的災難性情況,以幾個方式呈現出來。第一:低價搶標。無論是顧問公司或者工程公司,見到財委會批出的工程愈來愈少,唯有以低價入標,希望搶得工程。即使入票價低到沒有甚麼利潤,至少可以維持公司的基本運作。低價搶標的後果,又會層層反映出來,最終建築工人的工資也受到影響。

  第二:偷工減料。由於以低價投標搶得的工程沒有利潤,一些操守比較差的分判商就會用偷工減料方式將貨就價,問題是後遺症可能需要五年、十年之後才慢慢浮現。

  第三:糾紛不絕。沙中線近日爆出的剪鋼筋事件,據說承建商與分判商之間,涉及扣起八千萬元的工程款項。事件仍在發展中,但對港鐵和政府來說,已搞出一堆「蘇州屎」。

  第四:結業潮。在這樣差的經營環境,自然會淘汰一些相關行業的經營者。問題是當她們收到工程款項之後,把公司結業,由政府的破產欠薪保障基金(即納稅人)為工人找尾數。

  拉布造成方方面面的重大影響。然而,無論是受影響建築公司以至建築工人,為他們發聲的也不多。今年三月,財委會決定通過「剪布」措施,希望改善拉布的情況。我覺得也是時候細心思考一下,政治如此污染決策過程,究竟有甚麼方法可以解決呢?

「巴士的報」是一份網上報紙,讓網民隨時隨地拿着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wh.lo@bastillepost.com

盧永雄